安徽省船舶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科研院军工项目管理办公室   发表于 2014-08-06

    船舶工业是为水上交通、海洋开发及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现代综合性产业,是军民结合的战略性产业,是先进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钢铁、机械、电子、化工、轻工等相关产业发展和扩大出口具有较强的带动作用。加快安徽船舶工业发展,对于增强我省装备制造业能力、扩大机电产品出口、促进劳动力就业和促进安徽经济发展意义重大。为引导我省船舶工业积极应对当前形势,继续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省《船舶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继续保持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规划编制本规划。

    一、现状


    “十一五”期间,我省充分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主动承接长三角船舶产业梯度转移,船舶工业实现了快速发展,造船能力从50万载重吨上升到300万载重吨,增长了5倍,已成为我国内河造船重点地区之一。“十一五”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372亿元,比“十五”增长4.8倍,年平均增长56.6%;实现工业增加值108亿元,比“十五”增长5.4倍,年平均增长57.8%;实现出口交货值81亿元,比“十五”增长2.6倍,年平均增长29.5%;“十一五”累计造船完工量达到669万载重吨,比“十五”增长3.1倍,年平均增长34.1%。2010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60亿元,同比增长60%;实现工业增加值45亿元,同比增长48%;实现出口交货值35亿元,同比增长12.9%;造船完工量达到269万载重吨,同比增长52%;新接船舶订单351万吨(出口97万吨);期末手持船舶订单393万吨(其中出口149万吨)。


    到2010年底,我省共有船舶修造企业133家,船舶配套企业58家,船舶设计单位24家。其中具备建造万吨级以上船舶资质的企业,从1个市3户企业发展到5个市40多户企业,最大船型为8.2万载重吨散货船。基本形成了以芜湖新联造船有限公司、长航集团江东船厂、东方造船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合肥熔安动力机械有限公司、安庆中船柴油机有限公司等骨干企业为龙头,以芜湖三山、芜湖无为、安庆枞阳、马鞍山当涂、马鞍山和县、池州乌沙等6个万吨级造船产业集聚区,以宣城、蚌埠、阜阳、亳州、淮南、六安6个千吨级造船产业集群,以及合肥、安庆两大船用柴油机生产基地为重点区域发展的产业格局。船舶产品结构趋于合理,主要产品从以内河散货船为主,发展到生产万吨级多用途散货船、集装箱船、成品油船、化学品船、液化气船、远洋拖轮、绞吸式挖泥船、游船等具有较高技术和附加值的多种船型,以及船用中低速柴油机、燃油供应单元和船用环保设备、船用钢材、船用电器、船用电缆、锚链、系泊设备、甲板机械、船用油漆等船舶配套产品,并已形成一定能力。


    “十一五”期间,我省船舶工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仍然存在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产品比重较低、自主研发能力不强、船舶配套整体能力不强、优势企业发展力度不够,船舶科技人才缺乏等问题。


    二、发展环境分析


    “十一五”以来,我国船舶工业发展速度持续加快。2010年,全国造船完工量6560万载重吨,同比增长54.6%。新承接船舶订单7523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9倍;手持船舶订单19590万载重吨,同比增长4.1%。我国船舶工业的造船能力、科技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世界造船大国之一。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给我国船舶工业带来了重大影响,“十二五”船舶工业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从世界船市需求看,国际船舶市场持续走低,世界造船业已处于调整期,造船业产能过剩的状况随着金融危机滞后效应的逐渐显现而愈加突出。据英国克拉克松公司预测,2009-2015年全球造船产能将消减27%。未来几年,部分以国际海运船舶为主要产品的造船企业可能面临订单不足甚至无船可造的较大风险,世界造船竞争格局将进一步演变。国际造船新规范、新标准不断出台,给我国船舶工业带来了新的挑战。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世界造船中心将加快转移,一些发达造船国家由于成本等因素进一步退出主流船舶市场,而我国船舶工业所具有的技术、资金和劳动力综合比较优势将更加突出;国家大力支持船舶工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保增长、调结构、促发展”的政策措施,为我国船舶工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十二五”海洋工程装备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船舶工业更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以及海运贸易和海洋资源开发需求旺盛,为我国船舶工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省船舶工业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岸线资源、人力资源和区位优势比较明显。“十二五”,我省船舶工业依然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一是《船舶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以及我省加速崛起战略的实施,为船舶工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对鼓励和引导船舶工业积极应对危机实现快速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二是国家扩大内需政策效应,特别是四万亿投资拉动,一大批基本建设项目陆续开工,拉动了沿江沿海水泥、砂石、钢材等建材的水运需求大幅度增加;三是长江、淮河等内河航道建设不断升级,码头设施逐渐完善,通航条件和能力得到较大改善和提高;四是随着长江航运船舶新标准的实施,一批老旧船舶将逐渐报废和淘汰。“十二五”,我国内河船舶建造市场需求还将保持增长,给我省船舶工业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三、发展思路及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紧密结合安徽实际,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方针,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转变发展方式,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紧紧抓住承接产业转移和加速安徽崛起战略机遇,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安徽船舶工业跨越式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加快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集约开发利用岸线资源,优化发展环境,承接船舶产业转移;加快船舶工业聚集区建设,优化产业区域布局。鼓励推动企业兼并联合重组,着力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骨干优势企业,增强发展后劲。


     2、鼓励技术进步,推进自主创新。加快推进重大船舶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项目建设,加大科研投入,构建船舶技术研发平台,增强自主研发能力;推动技术进步,完善企业创新体系,提高造船效率和技术水平,促进环境保护和节能降耗。


     3、发展船舶配套,推动产业延伸。加快提升关键配套设备的供应能力和技术水平,培育一批骨干企业和品牌产品,强化产业配套发展能力,带动产业不断延伸壮大,形成船舶制造与配套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4、加强行业监管,规范市场秩序。巩固和完善省市县船舶行业管理体系,加强船舶建造质量安全管理,加大行业监管和服务力度,进一步规范我省船舶修造市场秩序。


     (三)发展目标


     1、“十二五”目标


  到2015年,形成造船能力700万载重吨,实现造船完工量600万载重吨,年增长18%;完成工业总产值500亿元,年增长25%,实现工业增加值140亿元,年增长25%;实现出口交货值150亿元,年增长27%。成为重要的国内航行船舶造修基地。


    到2015年,船舶配套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00亿元。其中船用低速柴油机产量达到500万马力,完成工业总产值100亿元;船用中速柴油机产量达到1000台,完成工业总产值30亿元;成为国内重要的船用中低速柴油机生产基地。


    到2015年,培育发展20户高新技术企业,建立3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4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建立5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培育1户年造船能力达到100万载重吨、工业总产值100亿元的核心造船企业,2户年造船能力50万载重吨、工业总产值30亿元的骨干造船企业,8户年造船能力20万载重吨、工业总产值10亿元的重点造船企业,20户年造船能力10万载重吨的大型造船企业。


     2、远期目标。


    到2020年,船舶工业实现跨越发展,全省造船能力达到1000万载重吨,完成工业总产值1000亿元,重点骨干企业优势突出,产业结构合理,产业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能力显著增强,造船与配套产业协调发展,成为我国发展船舶工业的主要地区之一。


    四、发展重点


     1、重点地区


    长江水系地区:芜湖市、安庆市、合肥市、马鞍山市、池州市


    淮河水系地区:蚌埠市、阜阳市、六安市、亳州市、淮南市、滁州市


    沿江6个船舶工业聚集区:芜湖市三山区、芜湖市无为县、马鞍山市和县、马鞍山市当涂县、安庆市枞阳县、池州市贵池区


    沿江沿淮9个船舶工业产业集群:芜湖市造船及配套产业集群、马鞍山市造船及配套产业集群、安庆市造船及配套产业集群、池州市造船产业集群、蚌埠市造船产业集群、宣城市造船及配套产业集群、阜阳市造船产业集群、合肥市船舶配套产业集群、滁州市船舶配套产业集群


     2、重点企业


    船舶制造企业:芜湖新联造船有限公司、长航集团江东船厂、芜湖新远船业修造有限公司、芜湖大江造船有限公司、安徽中润重工船业有限公司、安徽远东船舶有限公司、安徽五洲船舶制造有限公司、安徽远洋船舶有限公司、芜湖市迎江船舶修造有限公司、安徽和州鸿运船业有限公司、安徽恒顺方舟船舶工业有限公司、东方造船股份有限公司、池州市中远船舶修造有限公司、铜陵市铜北造船有限责任公司、蚌埠市神舟机械有限公司、安徽疏浚股份有限公司、宣城市水阳船舶修造厂


    船舶配套企业:合肥熔安动力机械公司、安庆中船柴油机有限公司、安庆长谷川船舶科技有限公司、天长市平安船舶设备有限公司、安徽艳阳电气集团有限公司、安徽省巢湖银环锚链有限责任公司、安徽华宇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3、重点产品


     (1)散货船类:80000吨级散货船、60000吨级散货船、20000吨级多用途重吊船、30000吨级大湖型双壳散货船、30000吨级多用途散货船、10000吨至20000吨级江海直达矿煤两用散货船。


     (2)集装箱船类:1100TEU快速集装箱船、1000TEU至1500TEU集装箱船、天然气动力内河集装箱船。


     (3)海洋工程船类:8000HP多功能守护船、6000HP平台供应船、6500HP油田守护船、5000HP破冰型多用途工作船等海洋工程船舶。


     (4)油船及化学品船类:20000吨级油轮、20000吨级不锈钢液货舱化学品船。


     (3)其它特殊船型类:汽车运输滚装船等高附加值船舶远洋拖轮、豪华旅游船、铝合金船(快艇、游艇及交通艇)、消防拖轮、挖泥船等特色船舶。


     (5)长江及内河标准船型类:3000吨至20000吨级长江航运标准化船型、800吨至1500吨级芜申运河航运标准化船型、1000吨至2000吨级淮河航运标准化船型。


     (6)船用主、辅机及大型船用关键零部件产品:船用低速柴油机、中速柴油机、大型曲轴、铸件和锻件。


     (7)船用舾装件及其它产品类:甲板机械、燃油供应单元、船用锅炉、焚烧炉、造水机,以及船用灯具、高速螺旋桨、船用钢材、油漆、锚链、电缆、大型舱口盖、水密门、人孔盖、卫生单元、铝质舷梯、家具、克令吊车、消防器具、泵阀等。


     4、重点项目


     ⑴芜湖新联造船有限公司三山新区建设项目。总投资22亿元,项目建成后可形成造船能力100万载重吨,年产值100亿元。


     ⑵安徽东方造船股份有限公司造船基地项目。总投资10.9亿元,项目建成后可形成造船能力100万载重吨,年产值40亿元。


     ⑶安徽恒顺方舟船舶工业有限公司船舶生产线项目。总投资3亿元,项目建成后可形成造船能力30万载重吨,年产值10亿元。


     ⑷合肥熔安动力机械有限公司船用低速柴油机制造基地项目。总投资46亿元,项目全部建成后,可形成年产船用低速柴油机500万匹马力的能力,产值可达到100亿元。


     ⑸安庆中船柴油机有限公司船用中速柴油机制造基地项目。总投资5.2亿元,项目建成后可形成年产船用中速柴油机1000台的能力,产值可达到30亿元。


    五、政策和措施


     (一)加快实施《安徽省船舶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进一步落实《安徽省船舶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各项政策措施,支持、引导和帮助船舶企业积极应对金融危机,稳定造船订单,化解经营风险;抓住国家产业调整振兴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机遇,积极开拓内河船舶市场,努力承接内河船舶定单;加强修船技术研究,鼓励企业利用现有造船设施开展修船业务,增强船舶修理和改装能力;引导中小型船舶企业转变经营模式,调整业务结构,发展中间产品制造,开拓非船产品市场。


     (二)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抓住国家实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的发展机遇,推动船舶工业聚集区和产业集群快速发展;坚持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相结合的原则,合理引导船舶产业发展方向,加快重大船舶项目建设,重点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核心骨干企业;严格控制低水平重复建设,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支持企业通过兼并、重组、联合等方式,优化和整合产业资源,提高规模经济水平和专业化程度,提高产业集中度。


    大力发展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积极发展节能环保型船舶和特种船舶;鼓励发展标准化内河船型;鼓励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船型。支持发展海洋工程装备。


     (三)加快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


    增强企业自主发展能力,鼓励企业采用先进技术、先进设备、先进工艺和现代管理方式,提高船舶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水平。


    鼓励企业加大科研开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支持符合条件的造船及配套企业建立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积极发展船舶安全、节能、环保技术。鼓励科研机构和骨干企业建立研究中心和实验室,推动船舶应用技术开发,加快新技术推广应用。鼓励运用新技术、信息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船舶工业,大力推进现代造船模式和管理创新,向管理要效益、压成本,从以“缩短周期”为主向“提高效率和质量”为主转变,提高能源资源利用,降低能耗和物耗,强化成本优势。


     (四)提升船舶配套能力和水平


    鼓励船舶配套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原始创新,提升技术工艺水平。加快推进船用中低速柴油机、舱室设备、甲板机械、船用电器等关键配套设备的自主化发展和品牌建设,促进船舶配套与造船协调发展。依托合肥熔安船用低速柴油机生产基地和安庆中船船用中速柴油机生产基地,加快柴油机配套项目建设,带动船舶配套产业集群发展壮大,促进船舶产业链的快速延伸。


    充分利用机械、电子、军工等相关行业的技术优势和生产能力,鼓励和吸引其他行业“小、特、精”专业化企业和资本进入船舶配套供应体系;依托现有船舶产业及市场基础,逐步建立和完善以船舶交易、物流、配送等为主的船舶服务体系;鼓励船舶企业与钢铁、航运、海上油气开采等上下游企业以多种形式开展战略合作,相互促进、联动发展。


     (五)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鼓励和引导我省有关高等院校利用其教学资源优势,加快船舶相关学科建设,培养船舶工业研发领域创新型专业技术人才和具有先进管理理念与营销服务理念的复合型管理人才;鼓励企业、大专院校培养大批高素质、实用型的技术工人,优化人才结构。


     (六)强化评估与监管


    切实加强船舶建造质量安全管理,执行和推广《船舶生产企业生产条件基本要求及评价方法》、《船舶修理企业生产条件基本要求及评价方法》以及《船舶设计单位设计条件基本要求及评价方法》等国家标准,开展船舶生产、修理企业及设计单位等级评价和复查工作。切实履行行业监管职责,不断巩固和完善各级船舶行业管理部门与各相关部门协调联动的监管机制,督促船舶生产、修理企业及设计单位不断加强条件建设,进一步规范我省船舶修造市场秩序。


     (七)发挥船舶行业中介组织作用


    充分发挥省市船舶行业协会、学会等中介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加强产学研合作,搭建信息、技术、服务平台,为各级船舶行业管理部门和船舶企业提供决策咨询、技术服务和人才培训。